封神系统:后土娘娘

后土娘娘

后土娘娘
后土娘娘,也称地姥娘娘、地母娘娘、地母元君、虚空地母至尊、后土夫人。后土神的产生,源于古人自然崇拜中的土地崇拜,大约在唐朝(公元618年)以后,由于国人观念,信奉天阳地阴,男为阳,女为阴,后土神遂渐奉为女神,民间乃称为后土娘娘。宋代以后,道教列为四御尊神之一,与天上的玉皇大帝平起平坐,执掌阴阳生育、万物之美与山川之秀,道观并设后土殿。民间建后土娘娘祠,每年农历十月十八日相传是后土娘娘圣诞日,隆重祭祀之。她是盘古之后第三位诞生的大神,被称为大地之母,是最早的地上之王。
最早的“后土”,是炎帝的后代。《山海经·海内经》曰:“炎帝之妻……生炎居……共工生后土,后土生噎呜,噎呜生岁十有二。”《大荒北经》记载:“后土生信,信生夸父。”夸父是最后一代炎帝,当时神农氏世衰,而后轩辕代之,为黄帝。至夸父止,炎帝都是天下的共主。《国语·鲁语上》说:“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……共工氏之伯九有也,其子四后土,能平九土,故祀以为社……”
土地神祀后土,起自后“平九土”的功绩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九年》记载:“社稷五祀……土正曰后土。”,又载:“共工氏有子曰句龙,为后土,此其二祀也……”共工之子术器处于江水,后土则在九州腹心地区承共工之位,为炎帝。黄帝之子昌意降处江水,也表示不居帝位。
《帝王世纪》载:帝喾“以句芒为木正,祝融为火正,蓐收为金正,玄冥为水正,后土为土正。是五行之官分职而治诸侯......”颛顼时有“南正重”、“火正黎”,帝喾设“五行之官”可信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九年》社稷五祀“所述五祀,即讲这五行之官的来历。少暤氏四叔重、该、修、熙“实能金、木及水”,所以重为句芒,该为蓐收,修与熙为玄冥,也就是木正、金正、水正的称呼。《山海经》四方之神东方句芒、南方祝融、西方蓐收、北方禺疆。可知这些官名、神名最初为真人,因他们有功,被后来的人祭祀,以其称号为官名。羲和为少昊妻,尧时羲、和分为四,夏代羲和是官名。后土也是同理,其为炎帝远在黄帝以前,后为官名,我们忘记其本来的身份了,只称作是“田官”,不全面。